《人中之龍》系列(Yakuza / Like a Dragon)一直以來都是 SEGA 旗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。從 2005 年初代作品在 PlayStation 2 上推出以來,這個系列已經走過近二十年的歷程,在全球累積超過 2100 萬份銷售量(截至 2023 年官方數據)。隨著《極》系列(Kiwami)的成功,許多玩家長久以來期待《人中之龍 3》的全面重製,如今這一願望終於實現。《Yakuza Kiwami 3》不僅讓系列愛好者得以在新世代硬體上重溫經典,還額外收錄了衍生劇情《Dark Ties》,將故事的深度推向全新層次。
經典與局限:回顧 2009 年的《人中之龍 3》
原版《人中之龍 3》於 2009 年 2 月首先在日本發售,並於同年 3 月在北美及歐洲推出。當時本作是系列首次登陸 PlayStation 3 平台的正統續作,銷量表現亮眼,僅日本首週即突破 37 萬份(Media Create 數據),最終全球累計銷量約 120 萬份。
儘管如此,從今日角度回顧,這部作品在技術與遊戲設計上的不足已相當明顯。
戰鬥系統限制:2009 年的動作設計較為單調,敵人防禦判定嚴苛,導致許多玩家只能透過無意識的「瘋狂連打」來破防。IGN 當年的評論便指出,雖然劇情依舊動人,但戰鬥「明顯落後於同時代的動作遊戲水準」。
節奏與互動問題:部分支線與日常活動顯得冗長,導致敘事張力被削弱。玩家在沖繩孤兒院的日常經驗雖具情感價值,但操作體驗不夠流暢,這也是 Metacritic(當時總評分 79/100)上常見的批評。
人物建模侷限:由於 2000 年代初期的技術瓶頸,角色臉部表情缺乏真實感,尤其是兒童角色的建模經常被玩家戲稱為「不自然」。
然而,《人中之龍 3》並非因而淪為失敗之作。相反地,它在敘事上獲得極高評價,尤其是桐生一馬與孤兒們的互動,讓不少系列愛好者至今仍將其列為「最具人情味的一章」。例如,桐生與孤兒遙、以及沖繩當地黑道青年力也的羈絆,成為許多玩家最難忘的橋段。即便在遊戲論壇 Reddit 與 NeoGAF 的相關討論中,十多年後仍有人提到「沖繩篇是整個系列中最溫柔的一段時光」。
重製的必要性與龍引擎的加持
隨著《極》系列的成功,許多玩家開始呼籲 Ryu Ga Gotoku Studio(RGG 工作室)對《人中之龍 3》進行徹底重製。雖然 2018 年推出過《人中之龍 3 Remastered》,但該版本僅在解析度與幀率上有所提升,未能完全解決原版的設計問題。
如今,《Yakuza Kiwami 3》採用了系列標誌性的 龍引擎(Dragon Engine),這一技術自《人中之龍 6》以來持續進化。龍引擎的最大優勢在於:
無縫探索體驗:玩家可自由進出建築,城市街區與室內場景的切換流暢。
高水準物理效果:戰鬥中可使用環境物件(如腳踏車、路邊招牌)作為武器,並呈現擬真破壞效果。
動態表情捕捉:角色臉部細節大幅提升,情感表達更加細膩。
透過這些技術,《極 3》不僅還原了沖繩與神室町的細膩氛圍,還將戰鬥系統徹底更新,補足了原版最大短板。
《Yakuza Kiwami 3》遊玩體驗
開場與劇情重溫
重製版以桐生一馬隱退至沖繩,與遙共同經營「晨曦孤兒院」為序幕。短短的體驗版即呈現了原作劇情的張力:孤兒院面臨流氓 Ryudo 組的威脅,迫使桐生再度踏入黑道世界。這段開場既保留了原版的情感厚度,也透過引擎更新使表演更具電影感。
戰鬥系統革新
本作在保留「堂島之龍」格鬥風格的同時,新增了以沖繩武術為靈感的「琉球流」戰鬥模式。該系統支援 八種武器切換與蓄力攻擊,使戰鬥策略性顯著提升。根據 SEGA 官方的展示,AI 敵人行為也有所優化,不再單純依靠高血量與格擋來延長戰鬥時間。
舉例來說,在實機演示中,玩家可利用琉球流的長棍武器對抗群體敵人,並藉由環境互動(如拋擲腳踏車)迅速清場。這種戰鬥設計明顯對標《極 2》的成熟模式,將傳統「清版動作」與現代動作遊戲的流暢性結合。
生活與小遊戲
體驗版中也開放了部分日常活動,包括經典的 卡拉 OK、餐館用餐、手機自訂。其中手機系統特別值得一提:桐生依舊使用其標誌性的「摺疊手機」,但玩家可自由裝飾,甚至影響部分小劇情互動。這樣的細節雖然看似微小,卻大幅增強了沉浸感。
角色設計的細節爭議
在重製版中,力也的臉部建模有所改動,由新配音演員 笠松將 的形象取代原版設計。這一改動引發部分玩家討論:原版的力也因「陽光與純真」的特質廣受喜愛,而新建模則更接近硬派日劇風格。類似的爭議在過去也曾出現,例如《人中之龍 4》重製時部分角色因演員形象問題被迫更換。這凸顯了 RGG 在追求寫實與保留角色辨識度之間的微妙平衡。
《Dark Ties》:對 Mine 吉高的重新書寫
除了重製本篇,《Yakuza Kiwami 3》還附帶了意料之外的完整衍生劇情——《Dark Ties》。這一新篇章以反派 峰吉高(Mine Yoshitaka) 為主角,敘述他在《極 3》之前的故事。
劇情定位
峰吉高在原版《人中之龍 3》中雖然戲份不多,卻因複雜的性格與悲劇結局成為系列中最受矚目的反派之一。根據官方資訊,《Dark Ties》並非短篇補充,而是 長度接近一部完整正傳,可從主選單獨立進入,與《極 2》中的「真島篇」相比規模更大。
故事開場描寫峰吉高在企業界的挫折與迷惘,進而踏入黑道世界。他與堂島大吾的互動是核心亮點,進一步補充了玩家對兩人關係的理解。這也呼應了粉絲社群長期對「峰與大吾」之間微妙情誼的討論。
戰鬥風格
峰的戰鬥風格與桐生截然不同,融合了 空中連段與 Shoot Boxing 技法,並搭載「Dark Awakening」系統。玩家透過連擊累積「鎖鏈之心」計量槽,啟動後可強化攻擊與速度。這一設計既強化了角色的獨特性,也讓戰鬥更具爆發感。
小遊戲與沉浸
在自由探索神室町時,峰同樣可參與經典小遊戲,如賭場、棒球、甚至卡拉 OK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峰的聲優 中村獅童 再次回歸,並錄製了全新的卡拉 OK 曲目。對於系列長期粉絲而言,這無疑是一種驚喜式的「粉絲服務」。
重製潮流下的《極 3》意義
近年來,遊戲業界的「重製浪潮」方興未艾,從《Final Fantasy VII Remake》到《Resident Evil 4 Remake》,市場證明經典作品若能以現代技術重構,往往能帶來商業與口碑的雙贏。根據 Newzoo 的統計數據,重製與重啟遊戲在 2022 年全球市場佔比已達 14%,顯示這一趨勢仍將持續。
在這股潮流中,《Yakuza Kiwami 3》的價值不僅是滿足粉絲情懷,更在於:
補齊系列體驗鏈:至此,桐生傳奇篇章幾乎都能在新世代硬體上以一致的遊戲體驗重溫。
拓展敘事維度:《Dark Ties》使得一位次要反派成為敘事核心,這種「擴寫」策略延長了作品壽命,也迎合了玩家社群對角色的深層需求。
新舊玩家的橋樑:對於初入門的玩家,《極》系列是最理想的切入點;對老玩家而言,它則是一次「情感再現」。
《Yakuza Kiwami 3》與《Dark Ties》的推出,既是對經典的再造,也是對粉絲需求的回應。透過龍引擎的強大表現力,本作補足了原版在玩法與技術上的不足,並進一步強化了角色塑造與劇情深度。對於老玩家而言,這是一次「沖繩記憶」的重溫;對新玩家而言,則是理解桐生一馬完整傳奇不可或缺的一章。
在眾多重製作品中,《極 3》展現了 RGG 一貫的誠意與細膩,並再次證明經典不僅可以被回憶,更能以新的姿態感動世代玩家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